《看海去》教案

时间:2022-11-15 06:41:22
《看海去》教案

《看海去》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海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看海去》教案1

《六月,我们看海去》被理论界称为八十年代校园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下面是《六月,我们看海去》苏教版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二、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臣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2、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此处隐藏8735个字……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看海去》教案7

上这一课时,最终上成这样的。

一、简说八十年代青年特点。改革开放以后了,理想主义年代,青年人有浪漫情怀。等等。再简介作者。

二、朗读。注意节奏稍会快一些,读出青春活力。

三、分析。我分为两层。以“看海去看海去”为界。在黑板上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读,思考,交流,回答。

1、我们为什么要去看海?(读第一层思考回答。)

2、作者想像我们在海边会有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我们”怎样的情怀?(读第二层思考回答,表达的情怀兼顾第一层回答。)

1、题答案(要从文本本身体会):因为我们已经长大,已经成熟,可以出外闯荡世界了。(针对2345句回答)。因为我们精力旺盛,风风火火,活力四射,向往远方的世界,向往大海(针对67句回答)。因为我们不安于太平淡的生活,希望青春的生活丰富多彩。(针对89句回答)。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青春坚信自己的脚步。(10、----13句)

2、题答案:我们到了海边,能得到海的抚慰,得到心灵的共鸣。(或在海边放松,在海水中洗礼,在海滩上玩耍。)我们能放飞我们的激情,我们能探索未知世界。我们自信我们乐观,我们在风雨中磨练成长。

总的,表达了八十年代青年人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勇于闯荡未知世界的渴望。表达他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向往。

四、体会语言特点。注意朗诵节奏。

《《看海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