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小花鸭》教案

时间:2022-12-04 00:13:07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迷路的小花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听懂歌曲所表达的

情绪。

2.初步学会用表情(神态)、动作、色块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3.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1.色调差别明显的背景图两幅;表情脸谱两个;小花、小鱼等。

2.小鸭子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跟做律动《身体恰恰恰》。

二、展开

学习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我们郊游到了这里,这地方都有些什么呀?

听,远处好象传来了一阵阵的哭声。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在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分段欣赏

(1)欣赏歌曲第一段“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第一段的内容:

池塘边,柳树下,是谁在哭呀?它为什么哭?

< ……此处隐藏17611个字……!”

5、在《快乐的小鸭子》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做出快乐的动作与表情,出教室。

五、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感受音乐,为小花鸭的迷路而同情、着急,为

能帮助小花鸭找到自己的家而欢呼雀跃,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情绪中,并且刚开始复习欢快的《快乐的小鸭子》的歌曲性质和《迷路的小花鸭》的歌曲性质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幼儿很快能认识到“《迷路的小花鸭》听起来的唱得很慢,声音软软的,连起来的,听了心里很难过,很伤心。”体验到离开亲人独自一人悲伤的心情。通过教师讲故事和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的感知从抽象到形象,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有的幼儿甚至眼眶里含满了泪水,深深的为歌曲的情景所感染,最后让幼儿参与表演,投入到歌曲的情景中,激发幼儿关心迷路的小花鸭的情感,并帮助小花鸭想办法找妈妈,引导幼儿一起帮小鸭子在四周大声多次练习叫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呀!”然后教师抱起小花

鸭边唱第二段,边带领幼儿把小鸭子送回家。另一位教师扮演鸭妈妈接过小鸭:“谢谢你们,把我的宝宝送回了家。”幼儿说:“不用谢,鸭妈妈再见!”幼儿见小花鸭真的找到了妈妈,从心里感到高兴,体验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并且在活动中,能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因此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

但是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因为本次歌曲欣赏多用教师清唱,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给幼儿于美的享受,如果没法达到,最好用录音。在活动中以情激情的方法还做的不够,只有自己投入了,幼儿的欣赏、感受的效果才会更好。在幼儿欣赏过程中,我多余的动作太多,有些影响幼儿的认真倾听,应该一开始唱就投入到歌曲中,在演唱中与幼儿多一些眼神的交流,也许效果会更好。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