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案

时间:2022-12-05 19:36:57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去二三里》教案1

教学目标:

一、欣赏并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

二、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描写的美好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中的欣赏、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是重点,理解、感受古诗《一去二三里》诗中的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一、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

二、录音磁带配乐古诗《一去二三里》。

三、视频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2.讨论。

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你把听到的说出来。

二、欣赏古诗《一去二三里》

1.图文结合,理解古诗描写的美 ……此处隐藏28443个字……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学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通诗句。

1.我用充满趣味的数字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他们大胆学习新知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自主研读,自读自悟。在教学设计上我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基础学习,将认读生字,读熟课文放在第一位考虑,在指导生字学习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同时又重点指导难读的字音区分,使识字教学达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指导读文时,重视图文对比读书,这在低段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

3.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在写字教学时,我着力做到仔细观察,动手实践,示范指导三结合来扎实地完成孩子们第一次书写汉字,重视了学生基本功的学习。

4.读、看、想结合,充分利用图片理解古诗

有的学生会背很多的古诗,可是却不理解古诗的意义。在古诗诵读课上我们就要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古诗诵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第一次接触古诗诵读,如果用生硬的说教式,或抓住一个字、一个词逐词逐字地分析明显不适合一年级的学生,会打消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使他们不想学古诗,害怕学古诗。因此,我在处理这一教学难点的时候就运用了诗文边的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去二三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