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2-12-06 19:36:55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语文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1

一、课标要求:

本文是对人生理想进行深刻思考的文章。通过对七种人的生存状态的否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这篇寓言式的散文,以诗人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遇到并离开了七种不同生存状态的人,表达了“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二、课时计划: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品味作者纯洁明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⑵.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理解作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崇高境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⑴.品味作者纯洁明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寓言式的表现手法。

⑵.感受、理解作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崇高境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由课前准备导入。

⑴.配乐读课文(配《南极物语》)

⑵.解题:“更浩瀚的 ……此处隐藏18506个字……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5.反复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

6.讽谏结果如何?

最后齐王纳谏。文中写到齐王纳谏决心之大,行“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七.学习借鉴

1.设喻手法 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可借鉴,需注意的是设喻要精妙,比喻要切当。

2.详略处理 写作时借鉴,注意该详的地方定要泼墨如水,该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过对话表现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问三答

4.思想内容借鉴

文中的“纳谏除蔽”这种见解在当时有积极意义,虽然邹忌讽谏与齐王纳谏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培养多谋善断能力。

八.总结全文

九.作业设计(略)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妻————妾————客

私————畏————求讽

齐王——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蔽甚设喻(委婉)

三赏————广开言路

纳三变————政治修明谏

四国朝齐——国家强盛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