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塞翁失马》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塞翁失马》教案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
2、加深对寓言的认识,尝试续编和创作寓言。
3、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
【教学重点】
1、学会查字典注音释词,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
2、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用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内容切合实际,精简实用。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智子疑邻》学习
1、全班朗读《智子疑邻》。
2、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 ……此处隐藏6738个字……存,父子相保”格调低。
点拨:当外敌入侵时,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报国,死得光荣。而“塞翁”之子“以跛独存,父子相保”显得消极不可取。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如有学生提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
五、联读(5分钟)——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
六、积读(3分钟)——背课文,积成语
1、背读课文。
2、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课件八,读记成语。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刘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