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上册三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上册三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上册三年级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关注本课多音字并在具体语境中区辨读音。积累四字词:远近
闻名,欢天喜地,光鲜红润及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2。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舞”“熟”2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将信将疑”“又
惊又喜。
3。学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用串关键词的方式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4。朗读训练重在指导人物对话,读出语气,读懂王大伯的言外之意,体会剪枝的学问是什么。进一步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打开话匣子,懂得去问,敢于去说)
上课前,孟老师要先给大家出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略停顿)听了我的话,不知你在想什么?(生答:语文老师怎么给我们出数学题?会是什么题目?我会不会?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各有想法。请看:学+问=?(生答:学问)(板书:学问)我总爱问个为什么?这学和问与学问有什么关系?(生谈)小小计算题里可有大道理, ……此处隐藏22253个字……了解到了什么?
⒉学生交流。(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咐,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⒊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情境一:出示一副春景图,体会“吹皱”
“吹醒”
“吹绿”“吹鼓”的景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读第6自然段。
情境二:创设对话情境,角色朗读,体会感情。
①出示投影片。(提示:想象他们会怎样说?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地说:是!
②引导学生体会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可桢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③师: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学习第16自然段,明确中心。
⒈读第16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⒉小结:正如竺可桢爷爷所说,他是通过常年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⒊教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审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霜降,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式大自然的缩影。
⒋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四、作业:
课后观察大自然,看看你能发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