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案

时间:2022-12-07 19:36:29
羚羊木雕教案

羚羊木雕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羚羊木雕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羚羊木雕教案1

教学要点:学会怎样尊重孩子情感。

一、课前演讲。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杈犄逮颤怦

三、指导自读。

1、读方法:写人记叙文,写人要写事------何时、何地、何事,写事可写完整故事,也可写片段生活,写人要写人物形象,在故事之中展现(外在形象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指人物性格特征)要从故事情节读出人物形象。

2、情节妈妈追查、逼迫→爸爸讲理由→插叙回忆→我收回木雕

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情谊深厚)。

经过:要收回(木雕贵重)。

结束:收回(不好)。

3、人物:态度(语言、神态、动作)。(练习二)。

各人持什么态度,这样做好不好,表现各人如何处事?

爸爸: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

(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软弱。

万芳:仗义、明理。

4、“这样做,不好”(学生在书 ……此处隐藏29818个字……该要回 反方:不应该要回

要求:声音要响亮,论辩要有理有据,掌握说话的分寸。辩论的目的是反驳对方的观点,阐明本方的观点。

提示:可从经济价值、友情、亲情、诚信、理解、尊重、沟通等方面展开。

教师(主持人)宣布辩论暂停后,请各方代表分别为本方的观点作精彩的结论陈词

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小结:一边是少年世界的友爱、友情,一边是成人世界既有对子女的疼爱深情,又有因为看重金钱而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和友情,是否要回羚羊木雕?真是两难的选择啊!

那本文作者的看法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朗读36、37自然段,思考:

1、作者认为“我”该不该要回木雕?

2、作者对“我”被逼着要回木雕是什么态度?

六、 理解文章主旨

1、“这能全怪我吗?”怎么改成陈述句?那还怪谁呢?作者对父母是什么样的态度?

2、“我”有没有责任?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尴尬发生?

3、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本文的主旨?

归纳主旨: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场家庭矛盾。赞美青少年朋友真诚无私的友谊,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同时也说明我们做事应与人商量,考虑周全些。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与父母相处中,多点沟通,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多一份沟通,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快乐; 多一份理解,我们的生活就多一份温馨,多一份幸福!

八、课后练笔

假如文中的“我”和“我”的父母今天也来到这里听课,她们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请把它写出来。

《羚羊木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