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击木块

时间:2022-12-08 06:42:0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击木块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击木块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击木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击木块1

目的: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力的传递现象,知道直线传得快、曲线传得慢的道理以及简单的终止力传递的方法。

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仔细观察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准备:

现成的多米诺骨牌或由木板锯成的长木条若干、排列示意图三张(如图)、录像带。

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我们已玩过“击棋子”的游戏,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新的材料,你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三组来玩“击木块”的游戏。

2.出示排列示意图(如图),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本组准备按哪种方式排列木块。

〔评: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排列形式这一做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体验力的传递现象

1.三组幼儿分别协商排列木块的方式,并尝试推击木块,体验力的传递现象。

2.集体讨论:为什么有的组搭得快,有的组搭得慢?为什么有的组搭的木块倒得慢,有的倒得快?(鼓励幼儿大 ……此处隐藏994个字……、没有距离”这三种情况木块倒下的现象。

1、出示观察记录表、路线图并介绍使用方法。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路线图:三行排列图有什么不同?

(2)介绍记录表的使用方法:能连续倒下的(√)不能连续倒下的(×)

2、交代游戏规则:每人一张线路示意图,把线路示意图垫在下面,分别按图上画的三种排列方式,把木块一一对应摆放上去,然后,推第一块木块,看看哪种排列方式上的木块能连续的倒下,并做记录。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仔细观察。

4、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交流,知道木块排列和连续是否倒下的关系。

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哪种摆放方式能让木块一块接一块倒下?为什么?哪种摆放方式不能?为什么?

四、幼儿合作游戏:探索木块排列距离与木块倒下速度的关系。

(一)出示线路排列示意图,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行线路图有什么不同?

(二)交代游戏规则:

6个人一组,每组选一张线路示意图,把线路示意图垫在下面,每三个人选一条路线,按图上的位置,把木块一一对应的立在线路图上排列。排完后,拿一支铅笔轻轻地同时推两组的第一块木块,仔细观察两条路线的最后一块木块,看看有什么发现,可多试几次。

(三)幼儿合作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表达交流。

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在一样的距离里,木块排列距离近一点和远一点,哪种倒下的速度快?

【活动延伸】

科学区:引导幼儿设计路线,看看还有那些路线能让木块一块接一块的连续倒下,哪些路线能让木块到下的速度更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击木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