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重点复习资料
汉语是分析语,一般有2到13种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代汉语重点复习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一、古汉重点——名词解释
1.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2.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如“筹”。
3.同义副词:有两个意义相关或相近语素组成的合成词,例如“恭敬”。
4.偏义复词:有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词语,只偏于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语素只作为陪衬,他的此意究竟偏落哪个词素只有联系上下文意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例如“得失”。
5.同义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但在其他意义风格特征,感情色彩以及用法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例如“颈”和“项”。
6.词的本义:简单说就是指词本来的意义,即词的基本的最早产生的意义,我们现在所谈史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古代书面语所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7.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8.古今字:指某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先后所使用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者为古字,后出者为今字。
9.异体字:指通行于 ……此处隐藏512个字……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如“须和鬓”“须”表示长在下巴上的胡子,“鬓”表示长在两颊上的胡子。
②所表示程度轻重不同。如“饥和饿”,“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指严重的饿。
③所表示范围广狭不同,如“听和闻”,“听”表示用耳朵听到的,“闻”除了耳朵接收的,还有领会掌握之意。
⑵感情色彩的差别。如“周和比”,两者都为结交,“周”是团结,褒义,“比”是勾结,贬义。
⑶语法功能的差别。如“耻和辱”,“耻”使动用法,使.....受耻,“辱”意动,以.....为辱。
7.词义引申的方式
①并列式引申。
②连环式引申。
③综合式引申。
8.隶变对汉字的影响
①汉字部首形体的变化(表现为许多部首或偏旁形体的简化)。如“仌”,通常为“冫”,“冷、冻、寒”其中“寒”下面两点是“冫”的变体。
②汉字形体的简省或讹变。如“截—从戈,雀声,声符讹变”。
③偏旁的混同。如“馬—马”“灬”是由马足和尾的两笔讹变。
9.假借与通假的异同
相同:用同音替代的方法表意义。
不用:
①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本有其字。
②假借长久性的占有,通假临时借用。
虽然有些通假字因为形成了习惯在古书中也常常反复出现,但字词关系确定后就只用本字了。
③假借是造字之初的文学现象,通假是汉字体系不断完善以后的文字现象。
10.古今字的来源
①因词义引申形成的古今字。如“责—债”,为本义造字。“竟—境”为引申义造字。
②因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如“舍—捨”“捨”为假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