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

时间:2022-11-23 00:15:30
《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亡诗社》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死亡诗社》观后感1

刚才看完了电影 死亡诗社很受触动,所以还是写点什么吧。

看了开头,以为是很普通的校园青春剧,但是,整部电影在尼尔父亲出现在剧院那一刹那改变了。变得无比沉重。在我看到尼尔那无助的眼神的时候,在我听到他说nothing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会选择自杀。

有人说我们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个问题开始终日萦绕在我思绪中: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我们要想尼尔那样,顺从父母的意志?那我们自己的生活呢?我们自己的思想呢?没错,父母们是爱我们的,是为我们好。但是,他们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吗?显然不知道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意义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糟,浑浑噩噩都可以 ……此处隐藏9980个字……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我们都加油吧!

这本来是一篇要上交的作业,我不想去随意百度一下然后东拼西凑成一篇观后感,所以选择来豆瓣写下自己的感受,记录提醒自己。然后再交给老师。

真实比起优秀更可爱。

《死亡诗社》观后感15

《死亡诗社》故事取材于真人真事,影片所有情节的打造都十分着力,让观者领会到探索生命本质的热情,仿佛纵身一跃就走出阴霾,获得新生,有时,想要的没那么复杂。选择就在你手中。我们的生命需要点癫狂。传统与纪律强调的越深,往往越容易把人带进平静的绝望。以“死亡诗社”的名义,也许是基廷老师带来的理由,要“荒唐”起来,不可循规蹈矩。否则就将面对被安排的人生。学会忍受拒绝的权利。就算错,也错的心安理得,因为那是自己做过的选择,基廷先生的第一堂课便是带领学生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抓住现在,前人的呼唤,生命没有赋予一个人虚度的权利。荒废的人生来自于失去的自我。

呼唤的声音,轻微,却如刺骨的寒风直追心底,麻木的灵魂霎时惊醒。还记得基廷先生,第一次站在讲桌上说:“我为什么站在这里?因为我要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学会自我思考,尽管少不更事,学会独自选择,尽管感情用事。安德森学会了,并且不再盲从,他勇敢地站起来了,反抗世俗、卑鄙的束缚。他懂得坚持自我,去寻找真理的责任。社会总有一种屈从性在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和抉择,久而久之,便成了所谓的道德规范。

真正的现实就是人们在道德的掩护下自圆其说。面对问题,人们会找出各种解释、各种理由,很少能从自身入手。叩问良心何在?基廷先生给予青年良心自省的勇气。面对生活人皆是主宰。异于常人的路,一经开辟就注定会有坎坷,但我们坚信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

《《死亡诗社》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